芬兰ELPI+应用 | 新年烟花对空气颗粒物尺寸分辨元素分布的影响
研究目的:
与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烟花爆竹对PM10和PM2.5组分的影响不同,本研究旨在探究15纳米至10微米粒径范围内颗粒物的元素分布模式变化。通过更高分辨率的颗粒物成分测定,可获取其深入人体呼吸系统潜能的关键信息。
采样地点:捷克布尔诺市和奥地利格拉茨市
采样周期:2016/17及2017/18年冬季(新年烟花燃放)在欧洲两座城市开展了为期数周的颗粒物采样。
使用仪器及配套附件:
1、ELPI+14级联撞击器:针对6nm至10μm气溶胶进行粒径分布实时和采样测量。
1.1 芬兰Dekati公司DD 603型干燥器作用:最大限度保持颗粒物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去除湿度。
1.2 25mm聚碳酸酯滤膜:采样后存放于Petrislides培养皿中待分析
1.3 真空泵
2、ultraCLAVE III微波消解系统:通过浓硝酸消解收集样品的滤膜
2.1 标准参考物质SRM 1648a城市颗粒物(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):与样品一起消解制作分析溶液。
3、安捷伦8800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MS/MS):总元素浓度的测定
其他数据:
- 气象参数:气温、风速、相对湿度、大气压
- 颗粒物质量浓度:PM10、PM2.5、PM1.0
烟火爆竹的组成成分:
通常由以下组分构成:燃料源、氧化剂(为燃料燃烧提供所需氧气)、着色剂(产生颜色的化学物质)、粘合剂(包装材料,用于固定颗粒)以及氯供体(增强显色效果)
烟花爆竹导致的化学组分粒径分布特征变化:
人们接触到的大气气溶胶通常分为三类颗粒:所谓的粗模式颗粒(颗粒直径大于颗粒质量或体积分布中1至3μm之间的最小值)、累积模式颗粒(颗粒直径从约0.1μm 到前面提到的定义粗模式下限的最小值)和超细颗粒(直径小于0.1μm,包括成核模式和艾特肯(Aitken)模式)
表中显示在新年烟花燃放期和对照期各粒径段元素总浓度(ng/m³)及方法检出限(LOD, ng/m³)
基于以下方程式,通过计算富集因子(EFs)来识别烟花燃放期间受烟花影响的元素:
若某一特定元素的排放因子(EF)均大于3,则可假定烟花活动对其有所贡献。
研究结论:
通过光学检测尺寸分辨元素分布模式,可以确定七种元素(Mg、Al、K、Cu、Sr、Ba和Bi)受到跨年烟花活动的强烈影响。大多数已鉴定例如 Mg、Al、Cu、Sr 和Ba元素在烟花活动期间更容易被人体吸入。